青岛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
 

新闻动态


 产业新闻  
 中心动态  
 中心通知  
 企业动态  

青岛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
地址:青岛市高新区智力岛路1号创业大厦B座601室
邮编:266109
网址:www.qigic.org; www.qigic.cn
 

青岛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
 产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产业新闻

打造年轻人的筑梦之城

发布时间:2018-11-21 14:49:41      阅读939

  近日,青岛市政协第十三届十次常委会召开,围绕“优化我市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专题开展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加大“双创”教育扶持力度、建立“青岛人才”APP、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分类评价、实现青岛“大诚信”体系全面覆盖……多位市政协委员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建议。
■市政协委员、青岛黄海学院董事长 刘常青
实现“大诚信”体系全面覆盖
  进一步打造阳光诚信政府,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等信息渠道,加大对投资环境和产业政策的对外宣传,营造阳光透明的发展环境。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严格兑现落实政府已经承诺的项目合同条款,以诚信政府推进提升全社会的诚信环境。全面构建“大诚信”体系,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信用信息记录,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通过信用体系让那些假人才、伪人才和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真正享受到信用体系带来的利好。
■市政协委员,市国家税务局局长、党组书记 冯光泽
完善落户配套“引得进”
  与其他地区相比,青岛在人才年龄条件方面有相对优势 (青岛放宽至45岁以下本科专科,天津、南京、武汉、合肥等要求40岁以下),但在配套人才公寓、住房保障等方面存在差距,特别是当前许多城市构建起“落户+住房”双支柱人才引进政策,从解决人才住房“长远之忧”入手,增强竞争吸引力。当前青岛市人才公寓的供应量没有明确具体比例规定,优惠幅度大概为80%,住房配套措施竞争力不够强,建议青岛市能够在发放租房补贴的同时,合理加快人才公寓建设,扩大供应总量、放宽申领门槛,并启动买房打折、落户一次性奖励等相关政策的可行性研究,完善落户配套政策,增强人才引进吸引力。
■市政协委员,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山东万桥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勇
建立“青岛人才”APP
  针对目前人才政策政出多门、信息不通畅的现状,建议由主管部门牵头,整合现有的人才政策和服务资源,建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更加细致完善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比如,建立“青岛人才”APP,采用科技手段,设立搜索引擎功能,青岛市已引进和即将引进的人才可以通过输入年龄、学历、专业、技术特长等,查询能享受到的人才政策。建立“一事一议”申请窗口,高端人才可以通过网络窗口自行上报申报材料,申请高层次人才相关补助;整合青岛市的人才激励资源和人才政策服务,定期在 “青岛人才”APP发布和更新,将“青岛人才”打造成为青岛市对外吸引人才、宣传政策、管理人才的窗口,实现人才管理“一个窗口对外”。
■市政协委员,团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 韩昌丽
合理整合创业孵化平台
  加大青年创业孵化器、青年人才公寓、公共科学实验室等综合平台的建设力度,优化周边吃住行配套服务。其中,对现有的创业孵化平台应进行合理整合,突出创新导向、产业导向、服务导向,淘汰一批服务能力弱的孵化器,集中资源扶持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孵化器。进一步推进美丽青岛建设,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高教育医疗服务能力,完善青年文化体育配套设施等,形成对青年友好的宜居宜业环境。要加大“放管服”力度,提升政府效能,不做“官老爷”,当好“店小二”。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城市观察、志愿公益、婚恋交友等活动,帮助青年更好地熟悉城市、融入城市、扎根城市。让青岛不仅能吸引人,更能留住人,真正成为青年人的筑梦之城。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青岛市委驻会副主委 薄涛
加大“双创”教育扶持力度
  鼓励高校设立培训机构。发挥高校师资聚集优势,支持高校结合我市实际需求设立专业培训机构,出台鼓励政策,对企业自主开展的高层次人才培训活动以及在职读研的职工给予补贴。开展技术经纪、技术成果评估、科技咨询等各类培训,加快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军人才,推动建设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探索与国际技术转移组织结合培育国际化技术转移人才。
  加大“双创”教育扶持力度。针对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问题,开设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项目,为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险保障机制,减轻创业团队的负担和压力;出台再教育和再就业等全方位举措,降低创业者的挫折感,解除其后顾之忧。
■市政协委员,市南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任宝光
创新在院校 创业在地方
  产学研相结合是集聚人才、孵化创新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进而实现人才创新项目同产业对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要坚持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人岗相适的原则,找准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共赢点,促进人才引进培育与重点产业、重要领域、重大项目相结合,打造“引进一批人才、发展一大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应,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按照《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有关精神要求,充分发挥驻地高校、科研院所聚集作用,充分调动高校院所人才积极性,充分发挥技术储备,探索共建合作新模式,实现创新在院校、创业在地方的新型发展道路。
■市政协委员,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发展处处长、教授 李少香
打造政府与高校的命运共同体
  按照 “政府直接投入、间接受益;学校无形投入、无限受益;企业资金投入、产业回报;团队技术投入、多元回报”的理念,由政府在资金与土地资源提供、评估与监督、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出台更多激励政策,支持高校科技人员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做横向项目,攻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难题,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支持高校联合企业建设成果熟化平台、孵化器等,推动更多优秀科技成果在青落地转化。如:通过转让、许可方式本地转化科技成果的,按到账资金的10%给予科技人员奖励。每项最高100万元。
■市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 邓庆尧
提高对本地人才的重视
  针对我市在人才发展方面,存在的 “外来和尚会念经”“招来女婿赶走儿”等问题,建议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加强评估引才、跟踪用才、考核量才体系建设,真正让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对本地现有人才的重视程度,有些对引进人才的政策,比如在创新创业、住房保障、夫妻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能适用到本地人才的一定要适用到本地人才,切实盘活现有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
■市政协委员、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琦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分类评价
  推动人才评价去行政化,建立更加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创建突出的技术能力、团队结构、商业潜力的综合评价,企业人才突出以薪酬为主要的市场化评价,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突出同行认可。推行第三方评价、技能人才逐步实施企业和行业组织的评价,支持各类机构举办的技能大赛,建立以赛代评、以赛促评的评价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在人才评价中的话语权,健全人才认定的市场化的机制。推行人才认定与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挂钩的做法,建立个人素质、紧缺指数和薪酬水平的积分制人才评价体系,在高层次人才评价中更加突出薪酬水平等市场化要素。
■市政协委员、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 林夕宝
进一步简化落户办理手续
  学习近期以来各大城市的“吸人”政策,制定相关落户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简化办理手续,申请在我市落户,可由派出所户籍民警直接审核办理;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全部开通电话、微信公众号、微博,24小时受理户籍咨询和落户申请,凭在线提交的学生证、身份证或户口簿等有效身份证件,利用互联网在线受理申请,当日内办结;可对于不能亲自到户籍窗口办理落户的,可以委托他人持双方有效身份证件,办理落户等。
本版撰稿 首席记者 于顺 见习记者 刘文超 通讯员 孙鑫

来源: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上一条:青岛打出“组合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下一条:泉州市正式出台《泉州市石墨烯产业发展路线图》

青岛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 地址:青岛市高新区智力岛路1号创业大厦B座601室 邮编:266109

京ICP备10026874号-1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390号 

北京现代华清材料科技发展中心版权所有